文艺绽放光彩 点亮岚岛生活-凯发旗舰厅网站官网

文艺绽放光彩 点亮岚岛生活

2024-10-07 09:15:50 来源:平潭网 作者:融媒体见习记者 游凌怡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波澜壮阔的75年间,在经济建设阔步前行的同时,平潭的文化沃土亦孕育出勃勃生机。

传统典雅的排只、古韵悠扬的词明戏、活力四射的广场舞、热烈震撼的非洲鼓、别具风情的台湾少数民族舞蹈……从经典传统的节目演绎到精彩纷呈的文艺盛宴,多元融合的艺术形式在平潭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上找到了共鸣与生长的舞台,照亮了平潭人民文艺生活的多彩篇章。

鼓声阵阵

奏响“乐民”之曲

“咚咚咚……锵锵锵”,近日,一阵气势磅礴的鼓点声从实验区老年大学的课堂中传出。伴随着欢快跃动的旋律,非洲鼓班表演队的队员们以饱满的热情,铿锵有力地击打非洲鼓,每一次手掌与鼓面的撞击都碰撞出令人振奋的旋律。

据实验区老年大学非洲鼓班教师刘晓玲介绍,非洲鼓是一种充满异域风情的打击乐器,自开课一年多来颇受学员欢迎,今年更是迎来了90余名新学员,年纪集中在50至60岁之间,大家伙儿热情高涨,兴趣浓厚。

非洲鼓的学习需要掌握音色、音符、节拍等乐理知识,为了让学员们都能跟上进度,刘晓玲巧妙地运用“象形记忆”“生生互评”“录制示范视频”等教学方法,将复杂的乐理知识化繁为简,让每一位学员都能在鼓声中找到节奏。“大家都能听得懂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些难度的,这就需要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

热爱文艺的李美玲是非洲鼓班中年纪最长的学员,尽管年近古稀,但依旧神采奕奕。李美玲打过十年腰鼓,如今老年大学的非洲鼓课又让她延续着这份对节奏的热爱与执着。“打非洲鼓让我拥有了返老还童的魔力,在家里也要‘叮叮咚咚’地练鼓,为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的氛围。”

生活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近年来,实验区致力于搭建多元化的文艺展示平台,常态化开展百姓大舞台、“四季村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群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登台唱戏”的主角。从以往的“底下看”到现在的“登台演”,从“独乐乐”到“众乐乐”,非洲鼓班表演队的队员们开始走出教室,登上更大的舞台,在各类社区活动及文艺演出中大放异彩。

九月,福建百姓大舞台(平潭站)文化惠民演出在海坛片区城南村举行。舞台上,非洲鼓班表演队的队员们身着斑斓的服饰,随着音乐的韵律,奏出激昂的鼓声,将这份来自异域的韵律与激情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引来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一年登台演出多达数十次,感谢政府为我们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让我们在退休后充分展现中老年群体的风采,享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幸福时光。”李美玲满面笑意。

舞动两岸绽放民族之美

在海坛片区澳前村,这里同样洋溢着浓厚的文艺气息。“注意动作,跟上音乐……”在排练现场,平潭澳前村舞蹈队的队员们身着极具风情的台湾传统服饰,脚步轻快灵动,舞姿热情奔放,手足挥舞之间展现台湾舞蹈的独特韵味。

平潭澳前村舞蹈队(又名“平潭两岸舞蹈团”)成立于2018年,核心成员为三四十岁、来自不同行业的女性,她们因热爱舞蹈而自发地汇聚在一起,在日常忙碌之余,一同续写舞蹈之梦。

最初,队员们经常聚在一起跳广场舞,但一次机缘巧合,让这支舞蹈队变得与众不同。舞蹈队队长林龙凤告诉记者,前些年她前往台湾开展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那里,她被当地独具特色的高山族舞蹈深深吸引。于是她决定将其中的舞蹈精髓带回平潭,希望以舞为桥,连接起两岸人民的文化情感。

如今,传承演绎台湾高山族舞蹈已经成为平潭澳前村舞蹈队最鲜明的标识。《娜奴湾》《情人带》《新高山青》等都是大伙儿爱跳的曲目。

在日常的舞蹈编排与创作中,平潭澳前村舞蹈队与台湾的舞蹈团队始终保持密切的交流合作,她们时常聚在一起研讨交流,切磋舞艺,研磨舞姿。“我们在尊重并传承高山族舞蹈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调整改良,让队员们跳起来更加流畅自然。”队员兼指导老师魏倩倩表示。

从广场舞到台湾少数民族舞蹈,平潭澳前村舞蹈队舞蹈风格的转变,正是平潭发挥对台交流前沿阵地优势,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平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举措,不断推进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两岸同胞提供了增进理解和认同的平台,也带动了岚台同胞的民间往来、交流互鉴。

别具一格的舞蹈风格加上队员们的用心演绎,让平潭澳前村舞蹈队逐渐在平潭打响知名度,不仅屡次在舞蹈比赛中斩获佳绩,而且成为实验区各类文艺演出的常客,也成为了澳前村一张闪耀的文化名片。

“我们希望通过跳台湾舞蹈让更多人领略到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增进两岸同胞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心灵契合。”林龙凤说。

光影流转,旋律起伏。充满韵律的节拍飘荡在澳前村的上空,点燃了舞蹈队员们的满腔热情与无限活力,澳前村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文艺的气息。

责任编辑:詹翔宇

最热评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网站地图